從聯動到聯合,再到常態化 京津冀環境執法步步升級10
發表時間:2022-07-07 11:41 2022年7月5日,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單位舉辦生態環境執法連動重點工作視頻會議系統,確定了《2022—2023本年度京津冀生態環境協同連動執法實施方案》,對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內京津冀生態環境執法重點工作做好部署安排。 三地將深入開展空氣執法專項整治,對于白洋淀河段關鍵江河、關鍵汽車涉水污水處理企業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加強省部級指揮調度系統和連動合作,持續開展嚴厲查處危險廢棄物自然環境違法違紀重點執法。 劃關鍵字:白洋淀、活性氧、VOCs、危險廢物 先前,三地曾舉辦過京津冀生態環境共建聯防聯治工作協調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協同簽定了《“十四五”階段京津冀生態環境共建聯防聯治項目合作協議》,審議通過了《京津冀生態環境共建聯防聯治2022年工作要點》,也宣布京津冀生態環境共建聯防聯治常態體制宣布創建。 能夠看見,為了實現環境污染傳送安全通道地域的聯防聯控,京津冀作出了許多勤奮。 2020年,京津冀問世第一部區域協同法律——機動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出污染治理規章,5月1日起同歩執行。三地不但對機動車輛超標準排出開展協作管控和執法,也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統一備案監管,還建立了三地機動車輛超標準排出信息共享平臺。 接著,三方緊緊圍繞規章初次進行協同執法查驗,關鍵查驗政府部門義務、關鍵法規制度、區域協同預防等落實情況。彼時,三地機動車保有量近3000萬臺,做為空氣污染治理重污染區域,應對“2 26”城環境污染傳送管道的協同整治壓力,必須探尋更有效的解決方法。 但是追根溯源,京津冀自然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的建立時間是在2015年,三地持續5年進行生態環境執法連動,而且自2019年逐漸,“連動”轉“協同”,自2021年搭建起了常態體制,聯防聯控的執法網更加嚴實。 綜合、深度,全是京津冀自然環境執法轉變的強有力歸納,2022年三地聯合打造出“冬季奧運會藍”的亮麗試卷仍記憶猶新。 環境空氣司廳長曾明晰表明,保證冬季奧運會環境空氣質量安全性,只靠北京市本身沒法處理,一定要靠地區聯防聯控,目前最高的傳送危害或是“2 26”大城市。為了能加強三地聯防聯控工作中,河北省果斷貫徹落實《京津冀協作發展規劃綱要》有關河北“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點區”的市場定位規定,順利完成了2016到2020整體規劃,并延續發布了《山東省基本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點區“十四五”整體規劃》。 整體規劃規定,生態環境協同檢測和常態協同執法、應急聯動體制日漸完善,聯防聯治、資源共享管理體系逐步完善;不斷完善廊坊市“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區生態環境平時檢測、管控執法、應急處置等聯動工作機制,深入推進環境污染聯防聯控,深入開展協同執法行為;關鍵健全京津冀重度污染會商和監測氣象預報規章制度,常態化開展協同監管執法;進行海洋資源協同執法和專項整治;加強協同檢測、安全隱患排查、交叉式執法和信息互通這些。 自然,近些年,京津冀地域的生態環境是有明顯好轉的,聯防聯控體系的創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功效。2021年,京津冀地域PM2.5均勻濃度值降到38mg/立方;京津冀192個我國地下水考評斷面水質做到或優于Ⅲ類的橫斷面占比為70.4%,同期相比提升8個月環比。 |